首页 | >>建议提案 |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高质量、高效能打造威海医疗产业集群的建议) | ||||
| ||||
龙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高效能打造威海医疗产业集群的建议》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建议的办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基本情况 威海市委、市政府将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八大产业集群之首,打造了以威高集团为龙头,达因制药、迪沙药业、吉威医疗等为骨干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全市共有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08.3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无源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入选山东首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获评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产品涵盖生物医用材料、高值医用耗材、高端医疗装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儿童药和中成药等10大系列2000个品种,远销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培育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8家省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建设了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全省唯一一家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医疗器械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省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9家,突破“卡脖子”技术21项,100多种产品实现国产替代。高标准打造了高新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文登区高端原料药产业园两个特色产业园区,全面配套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公共灭菌中心等生产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引进70多个高端项目,培育企业150多家。 二、下步打算 5月20日—22日,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邀请院士专家及相关企业负责人、投资人等800余人参会,会上发布了一批医药医疗器械领域技术产品,设立了10亿元资金规模的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基金,签约了全国首个数字化产业园区。下步,我们将按照“明确一个高起点目标定位、搭建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布局一系列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一流高科技专业园区、完善一揽子高标准产业政策、设立一批高质量产业基金、集聚一群高引领骨干企业、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八一八高”发展思路,定位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为我市“一号产业”,将威海打造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一)突出四个重点发展领域。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发展体外诊断、可穿戴监测等领域的医疗器械,C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高端医疗设备等,积极推进威高集团与飞利浦公司、通用技术集团的高端医疗设备项目落地,尽快填补全省大型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空白。在化学原料药制剂、中成药及植物药、生物及基因工程药物等3个领域,进一步加大校企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扩充药品种类、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扩大医药医疗器械品牌影响力。 (二)营造更完备的产业生态。一是量身打造一流数字化专业园区。携手华为等顶级服务商,打造全国一流的便捷化绿色化数字化的现代智慧产业园区。二是高标准建设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组织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不断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三是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用好用足“英才工程”、人才飞地等政策体系,推进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建设,加速集聚一大批领军研究人才和专业骨干人才。 (三)打造全周期的服务体系。近期将精准出台覆盖企业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全链条、全周期的产业扶持政策,全方位赋能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用好全省首个“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依托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为企业提供产品创新、新品上市资料预审指导、产品检验等全方位服务,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企业获得感强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市工信局工作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工信局将充分发挥市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专班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倾听代表建议和企业呼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7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