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人大十八届一次会议第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
发布时间:2022-07-15 10: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字号:[ ]


于洪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能力、供应范围和生产规模还不大,市场占有比例较小,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条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完善和延长链条,早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早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化工产业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引进,培育产业集聚,推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从来料加工转变为整机带动,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变为产业链上下游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光电子及通信产品、集成电路及高端软件产品、电子元器件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初具发展规模和竞争优势。

(一)细分领域产业情况

一是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我市重点打造的10条优势产业链之一,产业集中度逐年提升,产业区域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聚焦了惠普、捷普、联想图像、富士康4家世界500强企业及11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年产1700万台中高端打印机整机、1亿支硒鼓、500万台套服务终端的产能,产品涵盖激光/喷墨打印机、专用打印机/扫描产品、多功能一体机、自助服务设备、访客一体机、智能快件柜、新零售终端等。二是光电子及通信产品。龙头企业有泓淋电力、宏安集团、华菱电子、新北洋数码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泓淋电力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智能电源连接装置等产品市场占有量国内第一、全球第四,是我市三年冲击百亿目标的重点企业之一;华菱电子年产热敏打印头(TPH)2000万支,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前三。三是集成电路及高端软件产品。以日月新半导体、歌尔科技、新佳电子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涌现出渔翁科技、天之卫等一批自主创新型软件企业。歌尔科技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生产80%的市场份额;新佳电子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渔翁科技为国家信创工委会密码应用工作组组长单位,并多次承接国家信创示范工程项目。四是电子元器件。以电阻电容、电子线路板、电源变压器等为重点产品,天力电源聚焦高端汽车及智能家电领域电源、电控产品,研发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供配电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迈世腾年生产电感器、变压器、滤波器等新型集成电路用电子产品约1亿颗(套),新型电子产品已获韩国三星(株)认可。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精准谋划产业任务书、路线图,编制印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两年行动方案(2021-2022)》《威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等文件,发挥产业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集群发展竞争力。在积极落实国家、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市产业实际,围绕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加大生产投入、软件企业申报省首版次高端软件、CMMI认证等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威海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支持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培育壮大。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2021年度全省十强产业考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增速综合排名全省第3名;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第3名。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牢固树立“产业是根基、项目是抓手”的理念,推荐申报的经区泊于镇、万福苑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占全省入选总数的22.2%。积极推荐泓淋电力列入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计划(全省共10家),中科芯入选省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名单(全省除济南外只有威海一家)。今年,先后推荐新佳电子等3家企业申报省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卡尔电气等9家企业申报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2项产品申报省首版次高端软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家企业、2个街道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7项产品获评省首版次高端软件,17个项目入选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0家企业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

三是开展精准服务。针对产业链企业间互联互通不够等短板,围绕供需衔接、产业配套等情况,先后举办了电子变压器与电源企业、集成电路类企业等10余场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了产业链协同发展。今年5月份,《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推广我市黑系房车与天力电源跨链合作项目的典型做法。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调研分析力度,形成涵盖316家企业、796项产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名录,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组织泓淋电力等企业参加计算机及外设产业链联盟、智能家电产业链联盟、胶东经济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盟,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协同发展产业生态。

四是提升创新能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产品,指导联想图像(山东)的高速黑白激光打印机成功入选工信部计算机外接设备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任务揭榜初选名单(山东省仅1家)。指导推荐威海神舟信息技术研究院获批全国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CS)机构,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4家获评企业。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引导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基金投资1个电子信息项目,为山东捷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贷款企业拨付贴息资金超500万元。针对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融资需求,协调市产投集团、鲁信创投等投资机构与企业开展对接,指导新佳电子等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方式与上下游企业进行产业链合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整机牵引带动,加速产业规模膨胀。按照“分类指导、梯次培育”的思路,聚焦企业体量、质量、数量三个维度集中发力。一是做大企业体量。对照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支持4家电子信息企业冲击百亿新目标,优化政策扶持体系,鼓励整机龙头企业靠大联强,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延伸,加快布局新的项目板块,加快形成骨干企业群山争峰、竞相发展、牵引带动的良好局面。二是做优企业质量。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会同工信部威海中心等部门建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加速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对在库企业的精准培育和政策辅导。三是做多企业数量。会同统计部门动态调整“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分区市开展企业“转规”督导培训,优先保障“小升规”奖励政策落实;依托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等平台载体,引导支持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领域成果转化,孵化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苗子企业,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方阵。

(二)深化链式发展机制,打造完备产业生态。进一步强化产业生态思维,聚焦链式发展,加快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一是完善“链长”制推进机制。深度梳理绘制产业链生态图谱,发挥“链长”统筹作用,整合“链主”企业、协会联盟、平台高校等资源,“一链一策”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争取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产业链率先突破,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集群。二是突破产业链精准招商。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要求,加强与发改、商务等部门协同联动,大力开展以链招商、以企招商、以基金招商,围绕高区激光打印机基地精准招引一批具有“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为产业链“强筋健骨”。三是推动产业链协同配套。发挥政府部门和协会联盟纽带作用,对内组织电子信息与机械装备等产业对接交流,帮助企业打破信息壁垒、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本土协作配套水平;对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卡位入链”,争取我市产品打入国家级产业链协作体系。

(三)发挥平台体系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工信部系统联络优势,对接好“1+4+N”创新平台体系,集聚更多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优化创新平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检测验证机构建设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测评、环境适应性评价、安全可靠性认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一企一技术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二是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精准梳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企业与工信部所属院校、“1+4+N”体系平台和驻威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支持双方通过“揭榜挂帅”、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协同攻关,着力突破高速CIS图像传感器等领域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等,选树一批首版次高端软件,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三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提升附加值。

对您关注的工作我们将持续抓好跟踪问效,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将及时向您反馈。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工信局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监督,欢迎随时提出意见建议,以便我们及时改进工作。我们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积极培育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产业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