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威海市传感器产业发展) | ||||
| ||||
王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威海市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传感器产业发展成效 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市传感器产业涌现出以荣成歌尔微电子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集聚华菱光电、精讯畅通、双丰物探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我市传感器产业骨干企业14家,从业人员约2200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5.7%。2022年,荣成歌尔微电子生产3.7亿只MEMS麦克风,全部达产后将具备年产10亿只MEMS麦克风的能力。 二是应用领域不断丰富。目前,我市传感器产品涉及声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车载传感器等,在声学、图像、农业等领域的传感器具有比较突出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智慧海洋等领域。威海精讯畅通在电化学传感器、MEMS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工业监测领域转换了154类相关产品,是省内规模最大的气体传感器供应商。双丰物探持续开展地震勘探传感器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主导产品地震勘探传感器应用于陆地和海洋油气勘探,已被中石油、中石化等物探公司广泛使用,近三年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三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我市优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创建培育传感器领域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我市传感器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市传感器产业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其中,双丰物探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鸣川汽车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华菱光电在打印机领域的图像传感器,实现从原材料到所有电子元器件完全国产化替代,2022获国家补助资金3600万元。鸣川汽车的车载光电式PM颗粒物传感器入选山东省智能传感器领域应用示范项目。 二、下步工作措施 传感器技术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之一,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智能系统中感知、认知、连接、执行等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已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支撑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产业。由于我市传感器产业起步较晚,和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部分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下步,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引导,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山东省2023年数字经济“全面提升”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推进传感器产业发展及应用推广作为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重点支撑领域,支持产业做大做强。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积极跟踪荣成歌尔微电子“MEMS麦克风现代化智能生产线”、双丰韩柏“高精度抗干扰霍尔传感器”、精讯畅通“基于MEMS技术的高性能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二)强化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产业政策的激励作用,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数字赋能、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七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等产业政策,将重点支持一批应用市场广、产业基础好的智能传感器项目及平台。发挥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推动基金公司与传感器产业的企业积极对接,在股权融资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多方投入的新格局,引导政策向传感器领域倾斜,营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发展环境。 (三)强化协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发挥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威海)等驻威院校科研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通过课题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就业等“产业+科研高校+企业”的模式,实现传感器产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合作,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良性循环,不断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升级。依托“1+4+N”创新平台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对接机制,通过平台与平台、平台与企业的多渠道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沟通。发挥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试验检测中心国字号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产品检验认证服务。 (四)强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环境,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支持企业建设各类研发中心,为高端人才集聚提供载体。开展促进行业发展的各项专业服务活动,发挥市信息产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有意愿的企业参加世界传感器大会、郑州传感器大会等国内大型展会,并适时组织到深圳、郑州等传感器产业发达的城市考察学习,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对您关注的工作我们将持续抓好跟踪问效,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将及时向您反馈。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工信局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监督,欢迎随时提出意见建议,以便我们及时改进工作。我们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积极培育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产业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22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