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0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大力发展威海海上风电产业建议) | ||||
| ||||
李武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威海海上风电产业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商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现答复如下: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我局赞同您提出的科学规划选址、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落实税收优惠等建议。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成立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乳山市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等15个部门、单位的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专班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筹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及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关工作,协调解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推动产业发展。我市围绕海上风电产业,先后引进了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海上风电装备整机制造企业,培育了克莱特风机、华力电机、光威新能源、未来机器人等一批装备和新材料配套企业。光威新能源新材料碳纤维结构梁年产能达1200万米,年产值7亿元,是世界风电巨头丹麦维斯塔斯的主要供应商;华力电机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辅机专用电动机,主要用于通风冷却系统,年产量达1万台;克莱特风机长期为美国GE、西门子歌美飒、丹麦维斯塔斯以及明阳智能等国内排名前五的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风电核心部位冷却散热产品;未来机器人1500米深海铺缆设备成功入海测试,全套设备上千种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 (三)抢抓项目建设。会同乳山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抢抓发展主导权,克服疫情影响,筛选了总投资202亿元的明阳乳山海上风电产业园一期、远景乳山零碳产业园一期等25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申请省级窗口指导,编制项目建设方案、产品竞争性分析、要素保障方案等材料,认真开展分析,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下一步,项目通过省级窗口指导后,将直接纳入全省产业布局,预计可为我市新增营业收入200多亿元,为当地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对推动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建设、优化补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科学合理布局。根据《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我省风电产业将以海上风电为主战场,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由省能源局统一规划布局、分步实施。依托乳山海上风场风力充足、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通过市县两级的积极争取,乳山市被列为全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基地之一。为抢抓半岛南、半岛北两大片区海上风电场建设机遇,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就风电产业规划布局进行研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统筹空间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二)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远景能源乳山零碳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产品生产能力。重整盘活闲置资源,对三进船业、百步亭、神飞造船等已停产或进入破产重整的困难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多方引进战略投资方,招引一批海工装备项目,推动风电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身优势,在行业管理、技术推广、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招商引资、活动策划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用足用好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电子税务、微信群、鲁税通、线上讲堂等渠道,宣传税收相关优惠政策,对适用政策的纳税人及时提示提醒,确保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加强政策落实,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所得,兑现研发费加计扣除和“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辅导企业对备案资料进行归集,引导企业全面享受税收政策。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市工信局工作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产业链专班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倾听代表(委员)建议和企业呼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我市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4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