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2-04-22 15:3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字号:[ ]


【市情概况】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总面积57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7万。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现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设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南海新区。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3463.9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9亿元。

【工业概况】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5家,从业人员28.2万人,总资产4308.7亿元。拥有33个工业行业大类、125个工业行业中类、266个工业行业小类,工业产品种类达3000多种。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869.7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238.6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8.3%。

【产业结构】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0.1:39.1:50.8,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31.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1%。对标省“十强”产业集群,我市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七大产业集群(除康养旅游外,其余六大集群均为制造业),初步形成医药医疗器械等10条优势产业链。

【企业培育】2021年,200家冲击新目标入库和后备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其中193家工业企业同比增长15.1%;200家创新型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6.5%,增长面72%;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225家。截至2021年底,全市工业领域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1家,过5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其中,威高集团511亿元,迪尚集团175亿元。

【创新能力】依托“1+4+N”高端平台体系,初步形成1院牵头、4优势平台支撑、24专业平台协同的产业创新体系,基本实现重点产业链公共创新平台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2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省级18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1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家、省级3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0家、省级瞪羚企业44家。

【数字转型】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5G基站3581个,基本实现市县核心区域及部分重点区域5G信号室外连续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威海)累计接入企业达到72家,平台注册量突破2200万条。围绕“1+10+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全市首个综合性平台(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达到31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达到6个。15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新增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4家,总数达到60家。

【绿色制造】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5个产品入围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6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累计认定市级绿色工厂32家、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南海经济开发区获评市级绿色园区。建成文登化工产业园、南海化工产业园、临港塑料助剂产业园等3个省级化工园区,三角华盛等5个化工重点监控点通过省级认定。

【民营经济】截至2021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42.1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8.2%,其中民营企业11.8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3.9%,万人平均拥有民营企业408户。先后培育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省级5家、市级6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家、省级11家;全市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达到7家。文登区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